Last updated:14-Sep-2022
Facebook專頁
WordPress 網誌
YouTube 影片
《給兒子的信.痙攣兒照顧者的自白》
譚詩慧女士為殘疾人士照顧者,其子偉健出生時因大腦缺氧患上徐動型大腦痙攣,譚女士從此開始漫長的照顧者生涯。本書詳細記錄譚女士在兒子成長各個階段的心路歷程,包括如何處理兒子的情緒問題、如何培養兒子獨立自主、如何協助兒子建立自信,以及兒子長大後如何重投社會等等,深刻反映殘疾人士照顧者面對的處境。書中更附有大量譚女士多年來保留的原材料,立體呈現一個痙攣孩子從學前訓練走到大學校園、再成為專業社工及流行曲填詞人的真人真事。
本書特點:
.以書信形式編著,易於閱讀
.保存大量原材料,立體呈現傷殘兒童的成長歷程
.詳細記錄作者與痙攣兒子共同走過的每一段心路歷程
作者及其兒子簡介
譚詩慧,家庭主婦,自發現幼子偉健因醫療意外導致痙攣後,即全身投入照顧工作,一心訓練兒子可以獨立生活,將來回饋社會。
1998年,與偉健一同參演平等機會委員會《平等不平路》劇集,宣揚傷健平等訊息。
2002年,接受無線電視翡翠台節目《媽媽有您終生美麗》表揚。
2009年,獲得「傷健關愛大獎傑出照顧者」獎項, 並無線電視翡翠台節目"霎時感動"表達心聲。
蘇偉健,大腦痙攣患者,自小於主流學校就讀,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現為註冊社工。
偉健亦為流行曲填詞人,先後為鄧穎芝、官恩娜、吳浩康、傅穎、王友良、張學友及孫耀威等歌手填詞,填詞時使用筆名「喬星」。
策劃/出版 共融網絡
編著 譚詩慧
排版/美工 李國柱
初版 2010年4月
書號 ISBN 978-988-17778-4-3
定價 港幣 88 元
Copyright©共融網絡 Joint Network All Right Reserved
節錄來自復康界、教育界、演藝甲的序言(以認識作者母子之先後次序排名)
偉大的母親為兒子用淚水和歡笑而寫成的日記 ...... 也給廣大讀者,特別是一群缺乏方向的弱能兒童家長的一些提示和希望。
瑪嘉烈醫院物理治療部門經理 高碧霞女士
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接納,不論個別學生的差異有多大,每一位都是我們教育的對象 ...... 因為每個孩子最終也要回到普通的環境去。
崇基幼稚園校長 潘惠珍女士
當我一口氣閱畢九十多封《給兒子的信》後,一位可親可敬的母親立時躍然紙上。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副校長 鄧卓莊先生
為了支持痙攣兒的成長,譚女士要付出偌大的心力和愛,今天偉健能夠發揮潛能、獨立,充滿自信,都是譚女士經營的果實。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高級講師 秦炳傑先生
偉健的成長過程和母親在照顧痙攣兒子的心路歷程就如電影片段般歷歷在目,我深受感動,淚水也忍不住緩緩流下。
香港傷健協會總幹事 高潔梅女士
幸福並不代表財富、美貌與智慧,生命就是幸福!幸福是一種感覺,一種經歷,一種體驗,一個過程;當中有得有失、有喜有悲。
共融網絡主席 李國柱先生
譚女士,您真是位了不起的母親!您用心的付出和半輩子辛勞沒有白費,教出了一個出色的好孩子。
歌手 張學友先生
我欣賞喬星的毅力,更欣賞教懂了他不屈不朽的精神的蘇媽媽!
歌手 孫耀威先生